近日,随着气温降低,郑州七院心内科门诊就诊患者渐渐排起了长队。为什么冬季心血管疾病高发?有什么方法能够帮助大家安全过冬呢?今天,郑州七院心内八病区孙俊华主任,就近期接诊过程中大家关注较多的问题,给您带来冬季心血管疾病的“管理六法”,让您安心过冬。
孙俊华主任介绍,寒冷可导致靠近体表的外周血管收缩,使回心血量增加,血压升高,加重心脏负担。为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,心脏不得不增加做功,额外耗氧耗能。另外,由于室内外温差变化大,导致血压来回波动,对存在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、高血压的中老年人影响非常大。
有研究表明,气温每下降10℃,会使心血管疾病风险上升7%;气温每升高7.4℃,心梗风险便降低2.8%。因此寒冷冬季需要加强自身管理,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。
为什么冬季心血管疾病高发?
1. 因为冬天气温下降,特别是寒潮来临时,在冷空气刺激下,血管尤其是小动脉收缩,导致血压升高,因而各种高血压的并发症(比如说中风,心绞痛,心梗等等)也处于高发状态。
2. 冬天室内外温差大,老年人外出活动减少,喝水减少,又常常火锅肥肉饮食油腻,血液粘稠度增加,容易血栓形成,诱发心脑血管堵塞,导致脑中风、心梗等发生。
3. 冬天是呼吸道疾病高发期,包括现在肆虐各地的流感,而老人家基础疾病较多,体质较差,容易受凉感冒,常常诱发原有心血管病恶化,导致心力衰竭、心律失常等等。有数据显示,老年人从流感康复后的两周到一个月,患心脏病的风险增加3至5倍。
冬季心血管疾病高发,有什么办法能够帮助我们比较安全的过冬呢?
? 1. 清晨起床慢半拍
寒冬季节,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比其他季节高2至3倍,而每天上午6点~10点又是心血管病的高发时间。人在夜间睡眠时,身体各系统处于半休眠状态,早上醒来后,心跳增快,血压迅速升高,这时候如果猛然起来,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。
所以清晨醒后,最好在床上“赖床”一小会儿,静卧几分钟,让人体有个适应过程。同时也尽量不要过早外出锻炼身体,以免出现意外。
? 2.流感来袭,控制感染
冬季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上升,感染后肺组织的氧交换能力降低,心脏负担加重。对于原本存在基础病变的患者,心脏更不堪重负,极易诱发急性心血管事件。
? 3. 饮食需注意忌口
饮食宜荤素搭配,戒烟戒酒,低盐饮食
食物尽量多样性,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、蔬菜水果类、畜禽鱼蛋奶类、大豆坚果类等食物。 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,每周25种以上,做到营养均衡。
切忌跟风盲目进补,因为油腻、高热量、高脂、高胆固醇和高糖食品容易导致肥胖,特别腹部脂肪堆积,是心血管病的高危因素。
? 4. 适当的运动
冬季,大家户外活动都减少了,都喜欢暖暖和和的猫在家看电视、玩手机、上网或打麻将,一坐就是几个小时,上班也是久坐,而长时间的静坐就容易导致血栓的形成,引起血管堵塞。
适度运动可促进血液流通,减少血栓发生风险,能有效提高机体抵抗力。因此冬季应适度运动,贵在坚持。
天气及温度适宜时,可根据自身条件做些户外运动,如散步、慢跑、太极拳等,户外运动应注意保暖,心脏不好的病人建议太阳出来后再运动,避免在清晨、晚上或雾霾天气运动。当天气不好时,可在家锻炼,做家务也是不错的选择。
? 5. 注重自我健康管理
心血管病是慢性疾病,病人的自我管理很重要。可以自己购买合格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,每天根据病情测量血压、心率并纪录,如果病情稳定也可以每周测量1~2次,其中清晨测量尤为重要,清晨起床后吃早饭及降压药物前测量血压。
需要注意定期来医院随访,就诊时把平日的测量纪录提供给医生参考,医生一目了然,是调整药物的重要依据。
? 6. 定期随访及合理的药物治疗
血压和季节变化有一定关系。冬季收缩压与舒张压可能会分别比夏季高出12 mmHg和6 mmHg。所以冬季血压往往会有波动,甚至出现高血压危象或者心力衰竭等,这时候就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,合理调整药物。
如果需要调整药物时,应以最近一段时间的血压变化为依据,或者来医院查下24小时动态血压,不要因一次血压测量结果的升高就盲目增加药量。其次,用药调整前应注意生活习惯的改善,否则即使调整用药也可能效果不佳。再次,用药调整要在日常用药物的基础上进行,不宜变化过大。
孙俊华主任提醒: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,用药调整因涉及诸多专业问题,所以需要咨询心血管专科医生,根据病情具体分析。其他心血管疾病,如冠心病、心律失常也要按时按量服药。